本文摘要:今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采访德国时曾在《法兰克福汇报》公开发表署名文章认为,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呼之欲出,世界各国争相调整、适应环境,抓住实行适当改革。
今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采访德国时曾在《法兰克福汇报》公开发表署名文章认为,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呼之欲出,世界各国争相调整、适应环境,抓住实行适当改革。其中,重点提及德国工业4.0战略。
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2014智能生产国际会议上回应,世界正处于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引起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开端。全球制造业互联网化正沦为一种大趋势,比如德国的工业4.0计划。 那么,工业4.0的内涵与目标到底是什么?与我国正在实行的两化融合战略有何关联?将给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和信息通信业融合创意带给怎样的救赎?《人民邮电》报今起发售庆贺新的科技革命走进工业4.0系列报道,了解全球特别是在是德国工业与ICT创意一线,专访著名专家学者与企业高管,为您一探到底。
为了反对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意,2013年4月,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发售的《高技术战略2020》中确认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中明确提出工业4.0。为此,德国联邦政府投放资金2亿欧元,将其下降为国家战略。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普遍认为工业4.0概念即是以智能生产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目的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Cyber-PhysicalSystem信息物理系统等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今年4月举办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开幕式上说道,工业4.0意味著未来的智能工厂需要自行运转,零件与机器可以展开交流。 5月29日,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不应工信部邀,就制造业的未来及工业4.0话题,与工信部主要业务司局代表积极开展了研讨。此研讨会目的大力前进中德双方在工业4.0方面的战略合作。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继续执行副总裁兼工业业务领域总裁吴和乐博士讲解了德国工业4.0概念的内涵,并共享了西门子为庆贺制造业的未来及工业4.0愿景所做到的打算。 吴和乐讲解说道,西门子指出,工业4.0目前而言还是一个愿景、概念,尚需10年到15年的研发时间,预计到2030年甚至2040年才不会变成现实。
西门子眼中的工业4.0主要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构建;二是智能生产系统,主要牵涉到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对话以及其他先进设备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于等。作为一套原始且仪器的创意工业体系,工业4.0覆盖面积产品设计、生产规划、生产工程、生产继续执行、售后服务等全部生产涉及环节。通过Cyber-PhysicalSystem的搭起,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全部信息,生产的每一个步骤所必须的全部信息都可以输出系统,不仅将明显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构建更加灵活性、智能的生产,并节约能耗物耗,符合环保拒绝。
西门子指出,工业4.0的构建包括三大关键因素。一是融合的生产网络,协助价值链上下游提供动态的产品、生产信息;二是相结合数字企业平台,构建产品设计与生产的数字化网络化无缝构建;三是生产的运营全部基于CPS,为现实的物理世界还包括物料、产品、工厂等创建起一个高度建模的数字双胞胎。在当前阶段,通过CPS的搭起来优化生产提高效率就是工业4.0的近期目标。
目前,西门子早已根据线性制造业和流程制造业的有所不同市场需求,在五大生产环节都发售了4.0产品与服务包在,还包括14万项产品组合,在中国享有上万家客户。 据报,2005年以来,西门子早已花费40多亿美元来并购软件公司,以研发建构CPS所必须的创意技术。在现场发问对话环节,吴和乐还回应,工业4.0必须更为强劲的本地通信能力,更为动态化,能处置简单指令的网络,同时其整体安全性市场需求也更高,这给ICT行业的创意发展明确提出了更高拒绝。
提升生产力、延长产品上市时间、采行更加灵活性的生产模式以及提升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是全球工业面对的挑战,也是中国生产改向中国建构的关键。构建这种改变,必须融合现实生产和虚拟世界生产的技术和生产模式。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前进司副司长董宝青在会议总结时回应,无论是德国工业4.0还是美国先进设备生产伙伴计划,以及日韩的新一轮IT战略、欧盟的工业兴起战略,等等,都体现了新一轮技术与产业革命正在全球加快来临的大趋势。这些与我国正在实行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战略具备联合的本质。
德国工业4.0探讨CPS,美国注目工业互联网,这些深刻印象解释,信息化或者ICT技术早已转入驱动引导工业发展的新阶段。我们不应糅合以德国工业4.0项目计划为代表的先进设备理念与作法,将两化深度融合与工业4.0有机融合一起,联合引导工业未来新的发展潮流。
外交部欧洲司与工信部信息化前进司、规划司、科技司、装备工业司、通信发展司、国际合作司、办公厅、电子信息司、软件服务业司9个涉及司局的负责同志,中国工程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四院等重点学术科研机构,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重点行业协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兴通讯、南车集团、三一重工等重点企业以及专家、媒体代表等7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本文关键词:开云体育
本文来源:开云体育-www.hainanfupin.com